根據發改委統計,上半年除天然氣保持兩位數以上強勁增長外,煤電油增長全面回落。在諸多能源品種中,煤炭市場狀況最為糟糕。產銷雙降,投資負增長,價格下滑,進口增加,利潤銳減。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19.3億噸,同比增長1.8%,增速比2012年回落1個百分點,比2011年回落7.6個百分點。自一季度以來煤炭產量持續下降,且降幅不斷擴大,上半年煤炭產量17.9億噸,同比減少6800萬噸。
表現在鐵路運輸上,自去年6月以來,全國鐵路煤炭運量持續負增長。上半年全國煤炭鐵路運量11.4億噸,同比下降2.6%。進一步打破供需平衡的是,煤炭產能釋放加快,進口規模擴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以來,年平均增加煤炭產能4億噸,產能建設超前,市場過剩壓力大不斷加大。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天然氣供需狀況依然不寬松。
發改委統計,上半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815億立方米,增長13.1%,其中一季度增長13.3%,二季度增長12.7%。上半年汽油表觀消費量增長12.2%,反映工業生產、運輸狀況的柴油消費負增長1.7%。(《21世紀經濟報》)
目前,陶瓷行業是一個充分市場化的行業,雖然行業總體上存在著一定的產能過剩,但企業生產線的點火、排產都是嚴格按照市場的供求關系進行的,只有當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或企業需要作出陶瓷產品的倉儲需求之時,企業才會開啟原本沒有運營的生產線,加之煤炭的消耗只是企業生產成本中的一部分,煤炭價格的下跌對企業節約生產成本的影響不是很明顯,因此絕大多數陶瓷企業不會因為煤炭價格的下跌開啟全新的生產線。
“能源的消耗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佛山市佳窯陶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昭華表示,目前國家正在全面推進天然氣替代傳統能源,隨著國內工業天然氣普及程度的提高,市場的供求關系也決定其需求量的上市,這必然導致價格的上漲。在國內能源消耗保持一定量的前提下,與此同時進行的則是煤炭需求的下降,煤炭價格連續6周呈現下跌趨勢就不足為奇了。
目前煤炭與天然氣的使用,陶瓷企業在付款方式上有所不同。陶瓷企業購買煤炭可以在煤炭企業發貨后以匯票的形式結算,這就為陶瓷企業的資金周轉提供了一定的周期,而且陶瓷企業可以隨著煤炭價格的波動,調整煤炭進貨量,當煤炭價格過高時可以降低庫存,當煤炭價格下跌時可以提高庫存,這使得陶瓷企業與煤炭企業合作過程中,可以充分掌握主動權;而天然氣一般則是以提前預付款項的形式購買,當陶瓷企業天然氣使用的余額不足時,很有可能被天然氣公司斷氣,而且不管天然氣價格如何波動,企業都無法做出能源儲存的調整,該模式對陶瓷企業來說,完全喪失了與能源企業對話的主動權,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與資金壓力。
因此,從企業利益的角度來說,大多數陶瓷企業是不愿意選擇天然氣的。
天然氣雖然能夠對中國的綠色工業化帶來巨大推動作用,但與煤炭等固態資源不同的是,天然氣無法在企業內部儲存用于企業排產。作為稀缺資源,政府與供氣公司往往會在冬季用氣高峰時節首先保證民用,這將會對使用天然氣的陶瓷企業生產的穩定帶來挑戰,企業對于經銷商的貨源可能無法得到保證,從而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
同時,中國陶瓷行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與民營企業,不少企業反映,民營企業往往對政府具有一定的畏懼感,擔心企業的生產會因為天然氣的使用而受制于人。
目前國內陶瓷產區大規模使用天然氣改造最為成功的產區之一是福建產區,長期以來福建廈門等旅游城市受碳排放影響,旅游城市形象受損,政府對陶瓷產業改造使用天然氣的要求較為迫切,加之福建在馬尾、長樂等地擁有天然氣中轉中心,可以為全省的工業提供充足的氣源,同時在陶瓷窯爐天然氣使用的改造過程中,福建各級政府會給予企業一定的補助,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這些都是國內其他陶瓷產區無法比擬的。
節能減排,政府只是引導的角色,真正的實施在于各行業的企業。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是國家倡導節能減排的首選能源,企業往往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也只有自身的利益得到了保證,企業才會去積極響應政府關于節能減排的號召,但就目前天然氣價格的趨勢來說,企業能源成本的上升,必然導致其利潤的下降,所以天然氣價格上漲對廣大企業的節能減排積極性是一種打擊。(記者 劉婷)
清遠
三步走推進“煤改氣”工作,企業希望天然氣供應能夠穩定
煤炭價格下跌降低了陶企的燃料成本。記者日前從清遠市云龍陶瓷產業園和源潭陶瓷工業城兩個清遠主要陶瓷產業集聚地了解到,目前源潭陶瓷行使用的燃料絕大部分是水煤氣,初級原料是煤,因此煤價下跌減少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是“煤轉氣”過程中會產生酚水、硫化物等有害物質,政府的節能減排抓得很嚴,環保壓力很大。
目前,天然氣使用成本相當高,改造一條生產線的成本要幾百萬,而且生產的成本也會大大增加,清遠大部分陶瓷企業對使用天然氣都持觀望態度。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可能會讓陶企對天然氣更加望而卻步。
雖然煤炭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但影響陶企點火投產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場的需求,能源價格下調對此的影響不大;對于有新線上馬計劃的企業來說,在市場和生產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是會加快進程的。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2012年11月,清遠出臺《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工作實施方案》,清遠“煤改氣”分三步走,第一步啟動試點,選取清城區源潭陶瓷工業城8家企業作為試點,明年3月31日前試點企業必須完成技改并通氣生產,每條生產線一次性補貼130萬;第二步全面推進,源潭陶瓷工業城全部陶企都要通氣生產,2014年3月31日前,現有生產線少于或等于5條的至少要有1條生產線用天然氣,多于5條的至少要有2條生產線用天然氣,每一條生產線給予一次性補貼100萬元;第三步,在2015年3月31日前,源潭陶瓷工業城、清新云龍工業園全面完成“煤改氣”工作,每一條生產線一次性補貼70萬元。而2015年4月1日后完成技改使用天然氣的生產線,財政不再給予補貼。此外,實行“煤改氣”的陶瓷企業將依法享有虧損彌補、稅收抵免、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
2013年3月底,《清遠市陶瓷行業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出臺,要求已投產的企業,凡不符合國家用地政策、不符合有關建設規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職業衛生要求、不能達標排放污染物、能源消耗達不到清潔生產水平的,按照有關規定和規范進行綜合整治。在建設項目上,則要排查用地政策和有關規劃,衛生、消防、安全生產、節能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污染治理設施的設計、建設等是否符合有關規范要求。針對存在的問題,陶瓷企業要在6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2013年底進行整治效果綜合評價。
記者走訪了清遠市的數家陶瓷企業,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使用天然氣比使用煤炭方便,而且更環保,煤炭與天然氣的價格波動不是主要問題,公司會努力創新,在其它方面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政府在鼓勵陶企使用天然氣時要有一定的優惠政策,足以引導陶企自覺改造生產線使用天然氣,這樣“煤轉氣”是可以行得通的。另外,對于天然氣供氣的穩定性上也要有所保證。(記者 胡紹堅)
高安
煤跌氣漲:煤改氣項目或更加撲朔迷離
2013年與2012年相比煤炭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基本上每噸降低了200~300元/噸。煤炭價格的下降對于陶瓷這種能源消耗型的產業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煤炭價格下降對整個高安產區來說也是一個令人值得興奮的消息,目前整個泛高安產區共有202條生產線,基本上都是在使用煤氣爐。以今年的煤炭價格計算的話每條生產線每月可節省燃料費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2013年高安產區掀起了建線的浪潮,主觀上是因為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從目前高安產區企業的現狀來說,大部分企業都是兩條線左右,有的甚至還只有一條生產線,對于陶瓷企業來說生產線數目太少就難以實現規模效應,沒有規模效應就達不到可觀的利潤。但是從客觀上來說,今年煤炭價格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企業建線的步伐。
需要強調的是,在煤炭價格下跌的同時,天然氣價格卻在猛漲。從一開始高安產區天然氣實行的便是階梯價,按實際用氣量大小價格在2.75元到3.05元不等。然而,最近相關部門下發批文,決定上漲非民用氣價,上漲價格為1.05元。煤炭價格下跌,天然氣價格攀升,使得高安產區近兩年推行的煤改氣更加撲朔迷離。目前產區內只有新明珠和威臣兩家陶瓷企業在使用天然氣,其他企業均在使用水煤氣。天然氣價格即使不上漲也會使企業的燃料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因而天然氣的推廣難度很大,現在價格再一次上漲,那么企業使用天然氣的可能性就會越低。
高安市政府已經把高安產區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提出了“環保優先、品牌引領、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十六字方針。 并下發通知規定基地內陶瓷生產企業2013年8月底前、基地外陶瓷生產企業2014年2月底前均要淘汰鏈排爐,改用水煤漿爐。對新上企業一律不準建設鏈排爐,建陶基地新上企業一律使用清潔能源管道天然氣,不準建設使用煤氣發生爐自制水煤氣 。 (記者 莫東盛)
河南
煤炭價格調整對陶瓷產業影響不大
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影響,煤炭需求增速放緩,雖然上半年國內煤炭供應量稍有減少,但庫存仍處于較高水平,且煤炭進口呈增長態勢,導致煤價整體下滑。作為和陶瓷企業息息相關的燃料,煤炭價格的波動或將給陶瓷產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從河南來看,這種影響并不凸顯。
從走訪中記者發現,對于煤炭價格的下跌,部分陶瓷企業并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對陶瓷企業生產的影響也不大。一些企業負責人認為,煤炭價格的下跌對目前處于淡季的陶瓷企業來說的確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只是短期的利好,從長遠來看,煤炭價格不會一直在低位徘徊。
“煤炭價格的下跌只是短期現象,隨著下半年煤炭供應量的繼續收縮,煤炭進口量的回落,以及煤炭產區政府對價格的保護和干預,價格還會回升。”安陽新明珠陶瓷副總經理陳崇海表示。
記者也了解到,雖然去年年底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曾明確提地方各級政府對煤電企業正常經營活動不得干預。但從實際來看,河南、陜西、山西、安徽等多省已間接或者直接出臺了對煤炭企業的支持獎勵政策。今年5月,河南就率先實施了“煤電互保”政策,鼓勵應用本省煤礦,陜西、山西、山東等省運往河南的煤炭量急劇減少,煤價也就隨之回升。據了解,目前河南發熱量為5000大卡電煤坑口價格為0.115元/大卡,而此前為0.105元/大卡,煤價提高了50元/噸。
當記者提及是否會因為能源價格的下跌而考慮加快新線建設,陳崇海明確表示不會,他告訴記者,“生產線的建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何況燃料15%升降并不會立即對生產成本造成很大的改變,不會因為單一成本的較少而調整發展規劃。”
在采訪中,陶瓷企業對于近期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卻有著更為激烈的反應。一些企業表示,對于企業來說,燃料方式轉變相當于內部設備的一次整改,在政策沒有強烈要求使用某一種燃料時,暫時不會改變燃燒方式。特別是天然氣價格又在上漲,改使用天然氣成本會大幅增加,誰也不會在行情不太理想的時候冒這個險。
其實近年來,河南各個產區都在要求企業減少煤炭使用,鼓勵、引導和扶持企業用天然氣清潔能源,目前河南已有多家陶瓷企業開始使用天然氣!(記者 崔學鋒)
淄博
煤炭價格下降
有益于企業降低成本
當前,國內煤炭價格一落再落,基本回到了多年前的價格水平。近日,記者在淄博產區走訪中了解到,目前建陶企業生產用煤價格基本徘徊在每噸700~800元,這與去年相比煤炭價格便宜了20-30%,為建陶企業降低了不菲的生產成本,用煤企業也因此大大松了一口氣。
日前,記者針對當前煤炭價格下跌與天然氣價格上調對建陶企業的生產成本有何影響走訪了淄博部分企業。走訪中,部分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煤炭價格下降一方面是受進口煤炭價格的沖擊;另一方面,此時正值用煤淡季,加之部分工業企業生產不景氣,對煤炭需求量降低多方影響所致。煤炭價格下降這對于建陶企業來說,是件好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以淄博產區一耐磨磚生產企業為例,其每條生產線(不包括干燥塔)日用煤炭30噸,煤炭價格每噸比去年降低350元計算,其兩條生產線單日就可以節約生產成本2.1萬元,一個月至少可節約成本達63萬元。“在產品價格穩定,不考慮逐年增長的用工工資的情況下,現節省下來的生產成本就是今年的利潤點”。上述建陶企業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該企業的生產規模在淄博產區企業中并不算大,由此可以想象,按照淄博當前300條(保守數字)生產線計算,淄博產區每月在煤炭成本上至少可節約9450萬元。
與煤炭價格下降相反的是,當前部分地區已經上調了天然氣價格。記者在走訪中獲悉,當前,淄博產區部分企業已經接到用氣價格上調通知書或者已簽訂了天然氣上漲合同。
據記者了解,當前,淄博地區的生產用天然氣價格已經由原來的每立方米2.7元上漲到3.05元。調查中,多數企業對于天然氣在建陶生產中的優點都非常贊同,尤其是內墻磚生產企業,使用天然氣生產更利于提升產品品質;同時,使用天然氣既可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且安全性也高于煤氣爐。
“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時刻都要抓好產品品質。盡管天然氣價格已經上調,但并不影響我公司對其正常使用。目前,我公司既使用天然氣,用以保證產品釉面品質好。同時,我公司也在使用煤氣爐進行生產,以此降低產品的成產成本,兩者配合使用,這樣可使企業的生產成本與別人相比不會相差太大。”某建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走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企業利益考慮,當前使用天然氣存在生產費用支出高,不利于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是多數企業不愿意使用天然氣而選擇使用煤炭生產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按照當前天然氣的供應情況來看,天然氣存在著氣源供應穩定性差,不能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用氣,這大大制約了企業大面積使用天然氣進行生產的積極性;三是單獨幾家企業或僅部分產區使用天然氣,而其他企業仍繼續使用煤炭生產,這在產品價格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兩者不能站到同一起跑線上去競爭,這對于天然氣用戶不公平。假若各企業都能遵照國家號召使用天然氣,多數企業還是會把天然氣作為最佳選擇使用。
據記者了解,自2008年以來,淄博當地政府部門不斷加大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提倡企業使用潔凈能源、企業需對粉塵覆蓋、廢水回收利用等措施,各企業負責人以至員工對于節能減排以及環保意識都在增強,政企對此也都非常重視,本著“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所謂的經濟利益”的原則堅持行業規范發展。(記者 張新生 )
四川
物流成本上漲抵消
煤價下跌的優勢
雖然煤炭價格已經呈現出了連續6周下跌的趨勢,但是夾江產區陶瓷企業卻出現了煤炭緊缺的局面,不少中小型陶瓷生產企業為此采用灌裝氣來彌補煤炭不足的問題。據了解,自瀘州某煤炭企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后,四川就開始大規模的對煤炭生產企業進行整治,在這一整治過程中川內不少煤炭生產企業被關閉,從而造成夾江陶瓷企業煤炭資源短缺。
“由于當前采購煤炭資源緊缺,所以企業只能采用是用灌裝天然氣來維持正常的生產。此外,當前雖然煤炭價格下跌嚴重,但是鐵路運輸和汽車運價格的卻在不斷的上漲,這樣一來,煤炭價格下跌的優勢則剛好用來彌補運輸費用的上漲。”漢模尼總經理馬國立告訴記者說道。
|